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关工委 >> 正文

赓续雷锋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——苏州科技大学举办“老中青”三代共话传承座谈会

发布者:高为 [发表时间]:2025-04-01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2025年3月28日,苏州科技大学关工委在江枫校区金螳螂楼407会议室举办"赓续雷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"主题座谈会。校离退休处党工委书记兼关工委秘书长席学军、雷锋时代的两位老兵俞乾根与张桂生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院系师生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探寻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实践路径。座谈会由关工委副秘书长高为主持。

老兵忆峥嵘:跨越甲子话初心

现年78岁的俞乾根以《与雷锋同行的岁月》为题,深情追忆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。俞老师说:"雷锋用22年人生诠释了'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服务'的崇高境界,这种精神指引着我退休后投身志愿服务18载。"退休后,俞老师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15年,他带领党员先锋队开展助老扶困、纠纷调解等公益活动,先后40多次获得省市级表彰。

张桂生1968年入伍,在沈阳军区他与雷锋同属一个部队。他深情回忆当兵岁月:为了战友安全,行军多行走120公里;训练场上义无反顾排除哑炮;坚持帮厨,照顾生病的战友……这些亲身经历让张桂生入伍次年就光荣入党。如今虽已白发苍苍,但谈及雷锋事迹张老师仍声音洪亮、目光如炬。

师者传薪火:专业课堂育新人

辅导员代表王谦菲分享了学院"三维育人"实践体系:思想引领层面,通过"雷锋讲坛""红色研学"等品牌活动,将雷锋精神融入党团建设;专业教育层面,在建筑学课程中融入"螺丝钉精神"案例,在环境设计课程中开展"美丽社区"公益实践;实践养成层面,构建"志愿学分银行"制度,将助老帮扶、社区改造等20余项服务纳入第二课堂,近三年同学们累计服务时长超3万小时。

学子践新行:科技赋能微公益

学生代表们以"雷锋精神青年说"为主题,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。蒋同学提出"从感动到行动"的转化路径:开发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平台,让公益服务形成可持续生态。"周同学用"微光成炬"比喻精神传承:同学们自发组织图书漂流、技能帮扶,用点滴行动温暖校园。李同学展示团队研发的"智慧助老"系统:运用专业所学开发适老化APP,让科技赋能志愿服务……

体系筑长效:四维融合启新程

席学军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雷锋精神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灯塔,在新时代要转化为“三个自觉”,将服务人民转化为价值追求,把敬业奉献内化为职业准则,让艰苦奋斗升华为人生品格。她呼吁师生在"四个结合"中践行雷锋精神: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,筑牢理想信念;与专业技能结合,提升服务本领;与创新创业结合,拓展实践路径;与日常养成结合,形成行为自觉。

在玉兰盛放的苏科校园里,这场跨越三代人的对话激荡起澎湃春潮。新时代青年带着雷锋精神的基因密码,在科技报国、社区志愿的赛道上正跑出青春加速度。